关税战,美国陷入泥潭!日本、加拿大、英国不急,美国急了
发布日期:2025-05-22 11:15 点击次数:93
美国一直都在对外宣传正在进行关税谈判,也不断的表示即将与部分国家达成协议。
但事实上,日本、加拿大、英国等盟友纷纷表现出“不急于妥协”的姿态。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正逐渐演变成一场自我消耗的拉锯战。尽管美国试图通过高额关税进行极限施压,迫使对方屈服,但现实是美国内部的压力在不断加剧。
很显然美国已经落于下风,因为在任何的谈判中,越着急的一番越容易失去主动权,现在美国越来越急了。
日本:强硬拒绝“框架协议”,汽车关税成核心矛盾
在华盛顿的谈判桌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日本提交了一份以“对等关税”为核心的框架协议草案,试图将谈判范围限制在关税领域,同时回避日本最关心的汽车、钢铁和铝制品关税削减问题。
然而,日方的回应毫不客气。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明确表示反对,并坚持要求全面审查非关税壁垒。
日本的底气来自国内产业的稳固根基。汽车产业占日本就业的8%,任何让步都可能引发政治风暴。
首相石破茂在国会直言:“如果日本什么都让步,那我们将无法保障国家利益。”
更关键的是,日本企业已开始调整供应链,减少对美依赖。
财务省调查显示,约10%的日本企业已受关税直接影响,但更多企业选择转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而非仓促接受美国的条件。
加拿大:“不会按美国的条件谈判”
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在胜选演讲中明确表示,他的政府“永远不会向美国屈服”,只会“按照我们的条件”进行谈判。
这一表态直接回击了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也反映了加拿大国内的反美情绪。
由于75%的加拿大出口依赖美国市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应让加拿大陷入被动,但卡尼的态度却非常的强硬。
下周二,卡尼将与特朗普举行首次面对面会谈,但他已提前降温外界预期:“不要指望很快达成协议。”
这种不紧不慢的态度,与特朗普政府不断放风“即将达成协议”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
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已精准打击美国农产品和制造业,而通用汽车在加拿大的工厂减产更是让密歇根等关键摇摆州的选民不满。
特朗普也因此不得不做出了让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关税将被取消。
英国:“庆幸”税率较低,但同样不买账
相较于欧盟面临的20%关税,英国仅被征收10%,这让英国首相斯塔默“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会迅速迎合美国的谈判要求。
相反,英国正利用这一“优惠待遇”争取更有利的条款,尤其是在金融服务和数字贸易领域。
英国媒体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用差异化关税分化欧洲盟友,但英国并不急于站队。
这种“慢节奏”谈判策略,显然让急于收割政治胜利的特朗普团队感到挫败。
同时英国方面也明确的表示将与中国开展更多的贸易合作。这实际上也是对美国的一种背刺。
美国急了:衰退风险与市场动荡迫在眉睫
尽管特朗普宣称关税将“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是,美国经济正因贸易战承受巨大压力。
花旗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评估,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已接近50%。
IMF更警告,若关税持续,美国GDP可能下降0.7%,远超欧盟的0.3%。
同时,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升至1981年以来最高水平(6.7%),而关税正是推高物价的主因之一。
此外,4月美股剧烈震荡,尽管最终勉强持平,但苹果等跨国企业已预警关税将导致成本激增(第三财季或增加9亿美元)。
时间不在美国这一边
美国原来的想法是通过高额关税迫使贸易伙伴与美国谈判,并且从中获利。
但是任何的谈判中,越着急一方越难获得主动权。
现在美国不断说即将达成协议,但是谈判的对手却纷纷表达不急于达成协议,可见美国不但急了,而且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这场关税战的最终结局,或许正如德国总理朔尔茨所言:“贸易战没有赢家,但有些人会比其他人输得更惨。”
而现在看来,那个“更惨”的,很可能正是美国自己。

